首页 > 资讯 > > 内容页

隋文帝和赵匡胤,靠欺负孤儿寡母窃国之人,俩人有什么共同点

2023-07-29 13:22:55 来源:中华网热点新闻 分享到:

清朝有一位历史学家说过,古往今来得国最易者,当属隋文帝。

隋文帝在中国的知名度还可以,但是受欢迎程度和好评度则不高。对隋文帝高度评价的,反而是一部外国著作《剑桥隋唐史》,书中高度评价隋文帝,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贡献:统一中国,创立科举制,创立三省六部制。

由此三条功绩,我觉得评价倒也中肯,虽然当时的科举很粗糙,但是这个制度的框架是很好的。至于他统一了南北朝,不但是汉族的统一,而且是多民族的统一。三省六部制更是影响深远,直到清朝灭亡。


(资料图片)

但是人们对隋文帝窃国这件事却有很多非议,他和后来的赵匡胤一样,都是从孤儿寡母手中得到的国家,这不是大丈夫所为。

仔细对比一下,我觉得他们俩人身上还有一些其他共同点,说出来大家讨论讨论。

1. 背景接近

在赵匡胤建宋之前的五代十国时期,人们对当时王朝的忠诚度都不高。五代十国有个老臣叫冯道,他在后唐、后晋、后汉、后周,都当过高官,有的官至宰相。这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,后世有人批评冯道没有忠君之心。其实这样说没有道理。

像冯道这样的人在五代十国当中大有人在,比如宋朝建立之后,原来后周的所有大臣全都原封不动,该当什么官还当什么官,就是皇帝换了而已。

大臣们都是这样,何况下面的士兵和普通百姓呢,所以说百姓、士兵、官僚阶级,对国家的忠诚度都不高。在他们眼里,谁手里掌握兵权,谁腰杆子硬,谁都可以当皇帝。

而在杨坚所处的南北朝时期也是这样,你想想五胡十六国,这比五代十国还多还乱呢,一个国家建立好好的,说灭就灭了,哪有什么忠诚度可言。

没有忠诚度,就容易篡夺,这是一个历史条件。隋文帝和赵匡胤都有这个条件,所以说历史背景很接近。

2. 前一任皇帝很接近

在赵匡胤前面的周世宗柴荣是个英武的明君,他执政的时间很短,但是做的事情很多。对外积极扩张,尤其是三征南唐。然而不幸的是,他英年早逝了,年仅39岁。

杨坚前面的皇帝是周武帝宇文邕,这也是个很了不起的帝王,他最大的功绩是灭了北齐,统一了北方。然而不幸的是,他也英年早逝,年仅36岁。

对于这两个帝王,我想说一句:"工作不要太拼命,身体健康才是第一位的。"

这两个帝王都是病死的,而且都是突发疾病而死。我估计,都是工作太努力了,太劳累了。年年打仗,每次都是御驾亲征,铁打的也受不了。

说起这两人的相似也挺有意思,他们都灭佛。这也许是巧合,也许是因为当时国家的财政都不好,只要是励精图治的帝王,都不能视而不见,所以才有相似的举动。

说起他们的接班人,有点不同,但是总体情形是相同的。

柴荣留下了孤儿寡母,小皇帝柴宗训只有8岁,太后是新封的小符太后,只有20几岁,没有从政经验。宇文邕的儿子则已经成年,为周宣帝。不过,周宣帝没多久也死了,他的孙子周静帝继位,当时还是刚会走路的娃娃。

3. 相同的谶(chen)语事件

谶语就是预言,在柴荣时代,就有"点检做天子"的谶语。不得不说,这个谶语真准,后人说这个谶语是赵匡胤放出来的。我觉得有点牵强。因为谶语出现的时候,柴荣还活着,正在去攻打燕云十六州的路上。柴荣还好好的呢,又没生病,赵匡胤怎么知道柴荣会病死呢,这不科学。

杨坚当皇帝之前也有谶语,不过他和赵匡胤有点不一样,因为杨坚的谶语是自己算命算出来的。当时有个很有名的算命先生叫来和。他说杨坚有皇帝命,杨坚很高兴。

柴荣这样做是因为当时赵匡胤的资历比较低,而张永德是郭威的女婿,很有威望。要知道郭威无子,他在当时有三个候选人,一个是养子柴荣,一个是外甥李重进,一个是女婿张永德。所以张永德是有政治风险的。

不管怎么样吧,都应了那句老话:王者不死,自有天命。不是你打压或者残杀就能灭了他们的。

总结

赵匡胤和隋文帝都有军事才能,但都不是很突出,隋文帝的军事才能体现在征伐北齐的军事行动中,但是他也没有立下多大的功劳,主要还是宇文邕自己的功劳。隋文帝在清除北齐残余势力的时候立了一些战功。但是他能当上将军,是因为他的爵位显赫,他继承了父亲随国公的爵位,起点高。

赵匡胤要好一些,他是一步一个脚印上来的。是凭借着军功一点点的从士兵升到宋国公的位置。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。不过因为柴荣总是御驾亲征,所以赵匡胤只是按照柴荣的军事部署行动,很少有单独做大将的机会,因此后人对赵匡胤的武功有所怀疑,尤其是元朝,当他灭了宋朝以后,修宋史的时候,着重强调赵匡胤的文治,从侧面反应对其武功的不认可。

后来杨坚当上了并州总管(山西太原),并州这个地方的西门是常年不开的,因为西方面对的是突厥,为了防止突厥进攻,所以这扇门从来不开。因此就有了一个谣言:能开西门者当为圣人。

当时杨坚还不知道这扇门还有这么个传说,他就直接开了,开了之后谣言就传开了,说杨坚将会成为圣人,也就是皇上。杨坚又惊又喜。

喜的是他觉得自己天命所归,惊的是被人说成是将来的皇上,这是要杀头的,万一提前被杀了,皇帝还当个毛线呢。

宇文邕的近臣王轨和宇文宪都听说了这件事情,都建议要杀了杨坚。宇文宪说:杨坚这个人仪表非凡,有天子之相,一定要尽早除掉。

宇文邕心想,既然说杨坚有天子之相,不如找个看相的来看看。于是就找来了来和,就是那个给杨坚看相的人。

这个来和和杨坚有交情,当然不能说杨坚是帝王之相,就说是将军之相。宇文邕放心了,本来他也不想杀杨坚,杨坚是一员大将,不是随便能杀的,而且杨坚也没有过失,无辜杀大将,这在朝廷内外也说不通。

再者,宇文邕和杨坚是亲家,宇文邕的儿子周宣帝娶了杨坚的长女杨丽华。有这样的关系在,除非是犯了谋反大罪,否则宇文邕绝不可能杀杨坚。

宇文邕没有听宇文宪的意见,但是将杨坚打发到偏远地区任刺史,也算是一种打压。就算是找了个心理安慰。

说到错失良机,柴荣也做过这样的事情,不过他不是打压,而是换人。因此谶语出现的时候,当时的"御前都点检"是张永德。为了防止"点检做天子"的谶语应验,柴荣将张永德换成了赵匡胤。

标签: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南非科普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13   联系邮箱:58 55 97 3@qq.com